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考试大纲

728次浏览 | 2022-01-07 18:52 发布
来源:http://yz.kaoyan.com/whigg/ziliao/22/207661/

原标题:中国科学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球物理学》考试大纲

本《地球物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地球物理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地球物理学》是地球科学中的重要分支,是许多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地球形状与外部地球重力场、地震学、地球内部结构、地球的固体潮、地热、地磁以及板块构造等内容。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要有较扎实的数理基础知识,能够系统掌握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内容 (一) 地球的形状与外部重力场 1 、 表征地球形状的几何量 2 、 表征地球重力场的物理量 3 、 地球的正常重力场 4 、 地球扰动重力场的边值问题 5 、 重力归算 6 、 重力测量原理 (二) 地震学 1 、 波动方程和地震体波 2 、 地震面波和地震射线 3 、 地球的自由震荡 4 、 地震成因 5 、 震源参数和震源模式 6 、 地震观测与预报 (三) 地球内部结构 1 、 地球的分层结构 2 、 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 3 、 初步参考地球模型 (四) 地球的固体潮 1 、 引潮力和引潮力位 2 、 潮汐分类和潮汐分波 3 、 儒略日 4 、 理论固体潮的计算 5 、 可以观测到的潮汐现象 6 、 地球在表面负荷作用下的变形理论 (五) 地热和地磁以及板块构造 1 、 热学的基本概念 2 、 热力学原理、地表热流和地球内部的温度 3 、 磁场的基本概念 4 、 地球的磁场 5 、 板块构造 6 、 大陆漂移 考试要求 (一) 地球的形状与外部重力场 1 、 了解地球的重力、引力、离心力和引力位的意义。 2 、 理解大地水准面的物理意义。理解扁率的定义。理解低阶位系数的物理意义。 3 、 了解地球的正常重力场的概念及定义。理解重力扁率的定义。了解平均椭球体的定义 4 、 了解扰动位的概念,理解正高、大地水准面差距、重力异常、垂线偏差的概念。了解地球重力场模型的概念。 5 、 理解由地面重力测量确定地球重力场的方法。 6 、 掌握计算大地水准面差距的斯托克斯公式,掌握计算垂线偏差的维宁曼尼兹公式。 7 、 了解正常高和高程异常的定义,了解莫洛金斯基边值问题。 8 、 理解空间改正和空间异常,理解层间改正和不完全布格异常,理解地形改正和完全布格异常,理解均衡改正和均衡异常以及不同的均衡模式。 9 、 了解相对重力测量和绝对重力测量的概念。理解弹簧重力仪的测量原理,理解自由落体重力仪的测量原理。了解超导重力仪的测量原理。 (二) 地震学 1 、 理解波动方程的分解 — 纵波方程和横波方程。了解地震体波的概念,了解 P 波、 S 波、 SH 波和 SV 波的概念和特点。 2 、 理解不同波的传播特性,理解走时的概念。掌握 P 波和 S 波速度的计算公式。 3 、 了解不连续面的概念以及波在不连续面处的反射与折射。 4 、 了解地震面波和波数的概念,理解瑞利波和勒夫波的概念和传播特点。 5 、 理解相速度、群速度和频散曲线的概念 6 、 了解地球自由震荡包括球型场和环型场的概念,理解自由震荡和地震波的关系。 7 、 了解地震射线的几何性质。掌握确定地球内部波速的原理和方法。 8 、 理解震源、震源深度、震中、震中距、发震时刻、地震烈度、等震线和震级的概念。 9 、 了解地震的分类,了解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的概念,了解人工地震的概念和意义。 10 、了解导致地震发生的几个主要原因。了解全球主要的地震带。 11 、理解断层和断层面参数的概念。了解断层的分类。理解震源的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掌握确定断层面几何参数和物理参数的方法。 12 、了解地震仪的原理。理解不同地震的震相特征。掌握地震基本参数的测定。 13 、了解地震预报的常用方法和探索,了解地震预报的意义。 (三)地球的内部结构 1 、 了解地球内部的分层结构,了解地壳、地幔、地核的概念,了解上地幔、下地幔、内核和外核的概念。 2 、 理解地震波在各层中的传播特征。 3 、 了解地球内部的密度分布特征。 4 、 了解确定地球内部密度的方法。理解由天文大地测量数据确定地球密度。理解由地震资料确定地球密度。由地球自由震荡资料确定地球密度。 5 、 了解初步参考地球模型( PREM )的概念。了解 PREM 模型的分层结构。 (四) 地球的固体潮 1 、 了解引潮力和引潮力位的定义,掌握引潮力位的球函数级数展开,理解并掌握拉普拉斯的潮汐分类。 2 、 了解杜德森编码( Doodson )的意义,了解潮汐分波的定义,了解分波频率与天文幅角的定义。 3 、 掌握儒略日的计算方法。 4 、 了解理论固体潮的理论计算技术。 5 、 理解勒夫数的定义,理解海潮、重力固体潮、倾斜固体潮、天文经纬度固体潮和应变固体潮的定义,理解潮汐因子和相位滞后的意义。 6 、 理解负荷勒夫数的定义。 7 、 理解并掌握负荷格林函数的定义,掌握负荷潮汐的计算方法。 (五) 地热和地磁以及板块构造 1 、 了解热流、热导率、比热、热扩散系数的概念。 2 、 了解地热的来源。理解并掌握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理解熵的概念,理解热力学函数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 理解热的传输所遵从的热传导方程。了解地表热流的概念。 4 、 了解地球内部温度的分布情况。 5 、 了解库仑定理。了解磁场强度、磁位和磁偶极子的概念。 6 、 了解地磁场的成因。理解地磁场的基本性质。 7 、 了解地磁场的球谐分析(球函数级数展开)。 8 、 了解地磁图的概念,了解地磁场的变化和倒转。 9 、 了解大陆漂移概念。了解板块的增生 — 海底扩张和板块的消亡 — 俯冲以及板块间的缝合 — 板块碰撞的概念。 10 、了解全球板块的划分。了解地幔柱假说。了解板块的驱动机制。 主要参考书目 郭俊义,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测绘出版社, 2001史 謌,地球物理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张少泉,地球物理学概论,北京:地震出版社, 1986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