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北京农学院初试科目(803)经济学一考试大纲

684次浏览 | 2022-01-05 16:10 发布
来源:http://yz.kaoyan.com/bac/dagang/5f4cadf282a38.html

原标题:2021年北京农学院初试科目(803)经济学一考试大纲

  一、考试大纲的性质  《经济学》是攻读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管理硕士研究生初试考试科目之一。为帮助考生明确考试复习范围和有关要求,特制定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北京农学院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管理硕士研究生的考生。  二、考试要求  1、了解微观经济学是通过对个体经济单位之经济行为的研究,来说明现代西方经济社会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作用,以及改善这种运行的途径。了解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把握整个宏观经济体系的内容。  2、掌握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和均衡价格理论、弹性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市场结构理论、分配理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以及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掌握宏观经济学中的NI-AE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菲利浦斯曲线、新古典增长模型,掌握宏观经济政策及其效果。  3、能够应用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基本分析工具和分析方法来初步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中发生的各种现象并具有一定的解决市场经济中相应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此考察考生是否具备进一步深造的基本素养和潜质。正确理解当今经济生活中的各种现象,特别是认识政府各项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论背景,提高预见这些政策的现实影响的能力。  三、卷面结构  1、课程组成: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2、内容组成: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等方面的内容约占70%;应用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和综合知识应用题等方面的内容约占30%。  3、考试题型: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四、考试时间和方式  1、考试方式:笔试  2、考试时间:3小时  五、总体评价内容  第一部分:微观经济学部分  第一章:供给、需求和市场机制  一、了解:均衡价格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  二、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  三、掌握:与均衡价格形成相关的系列概念及价格弹性。  关键点:1、需求与供给  2、各种弹性的基本涵义及计算  3、应用竞争分析  第一节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第二节弹性及其应用  第三节供求规律与政府政策  第二章:消费者行为与市场需求  一、了解:消费者是通过效用最大化来实现消费者均衡的;  二、理解:消费均衡模型及其消费均衡的条件。  三、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以及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  关键点:1、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替代率、消费者均衡  2、推导需求曲线  3、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第一节消费者行为  第二节从个人需求到市场需求  第三章生产、成本和企业决策  一、了解:生产者实现最优的途径:资源既定下的产出最大化和产出既定下的成本最小化。  二、理解: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规模经济。  三、掌握:能够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最大化的条件和规模,能够用产品转换曲线与等收入曲线说明产品产量的最适组合。  关键点:1、边际报酬递减法则  2、总产量、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短期生产的三阶段。  3、短期成本的分类及其曲线  4、长期成本函数与长期成本曲线  5、利润最大化原则  第一节企业组织  第二节生产和生产函数  第三节成本、收益与利润  第四章: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  一、了解: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特征。  二、理解:市场结构中四种不同的市场类型之间的主要区别。  三、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上厂商最优化产量的实现和厂商的价格决策。  关键点:1、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收益曲线及短期供给曲线。  2、完全竞争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条件。  3、完全垄断市场的均衡  第一节完全竞争市场  第二节完全垄断市场  第五章:生产要素定价与收入分配  一、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  二、理解:工资和利息率的决定。  三、掌握:引致需求、洛伦斯曲线和基尼系数的含义。  关键点:1、基尼系数  2、洛伦斯曲线及其应用  3、帕累托最优  第一节收入的决定  第二节工资的决定  第三节收入分配  第四节一般均衡和福利经济学  第六章市场失灵及其校正  一、了解:市场机制在某些领域不能起作用或不能起有效作用。  二、理解:与校正市场失灵相关的微观经济政策  三、掌握: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垄断、外部影响、公共物品和不完全信息  关键点:1、外部不经济  2、公共物品  第一节外部性  第二节公共物品  第三节不对称信息  第二部分:宏观经济学部分  评价内容  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与循环  一、了解:有关国民收入如何核算的—系列问题。  二、理解:有关国民生产总值核算的一系列概念。  三、掌握:几种核算方法。  关键点:1、衡量宏观经济学总量的几个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3、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国民收入的核算  第二节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  第三节国民收入的循环  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一、了解:国民收入的决定因素以及经济社会的生产和收入水平是怎样决定的。  二、理解: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内容及关系  三、掌握:国民收入决定条件和乘数理论。  关键点:1、消费函数、储蓄函数及其关系  2、不同部门经济国民收入的决定  3、乘数原理  第一节消费与储蓄  第二节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及投资乘数  第三节政府财政政策的影响  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  一、了解:IS-LM模型。  二、理解: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掌握:两个市场分别均衡和共同均衡的条件,公式表达,图形表述。  关键点:1、IS、LM曲线的推导  2、IS-LM模型  3、两个市场的失衡及其调整  4、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体系  第一节IS-LM模型分析  第二节有关IS-LM曲线操纵的影响  第三节IS-LM曲线的极端  第四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一、了解:总需求函数和总供给函数。  二、理解:产量和价格水平之间的关系。  三、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不同的总供给曲线和不同的AD-AS模型的依据及特点。  关键点:1、总需求曲线的推导  2、古典的总供给曲线和凯恩斯主义总供给曲线的推导  3、用总供给和总需求曲线分析说明均衡国民收入、均衡就业量和价格总水平的变动  第一节总需求  第二节总供给  第三节总需求总供给分析  第四节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  一、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及它们的效果。  二、理解:两种政策的局限以及两种政策的协调使用。  三、掌握:财政政策内容及效果和影响效果的原因,货币政策内容及效果和影响效果的原因。  关键点:1、财政政策和自动稳定器、挤出效应  2、IS、LM曲线斜率与财政政策效果  3、货币政策及局限性  4、IS、LM曲线斜率与货币政策效果  5、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混合使用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第二节财政政策工具及其应用  第三节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应用  第四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配合使用  第六章失业和通货膨胀  一、了解:通货膨胀和失业是当代经济中存在的主要经济难题。  二、理解:通货膨胀的种类、原因、效应和对策。  三、掌握:失业的种类、原因、对策。  关键点:1、通货膨胀的种类、原因和经济效应  2、失业的种类、原因和对经济的影响  3、运用菲利普斯曲线说明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关系  4、降低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的对策  第一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描述  第二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成因  第三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其治理  第四节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关系  第五节失业和通货膨胀原理述评  第七章经济增长理论  一、了解:经济增长的概念、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二、理解:经济增长的原因  三、掌握: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关键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第一节经济增长概述  第二节新古典增长理论  第三节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第四节经济增长理论的发展  ►以“纲”为本,21考研政英抢分训练营  免费的!!!每日仅限500名,报完为止。  三大秘籍帮你解决最后4个月备考难题,一线考研名师,精心筛选政英核心考点,教你花尽量少的时间,拿到尽量多的分数,快快点击报名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