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复习提纲 参考书:《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第四版) 王晓敏邝孔武编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考试范围:第2章~第11章、第14章 各章节复习要点 一、第2章信息与信息系统 1、要求了解的内容:2.1.2、2.2.2、2.2.3、2.3.3、2.6 人与计算机在信息处理过程中的比较;信息与决策过程;企业高层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的决策特点以及对信息的不同需求;信息系统的总体结构、基于管理职能和管理层次划分的系统逻辑结构、系统物理结构(集中式、分布式C/S、B/S)。信息系统的发展趋势 2、要求掌握的内容:2.1.1、2.2.1、2.3.1、2.3.2、2.4、2.5 信息的定义与性质:定义、信息与数据的关系、信息的基本属性 信息是管理的基础:管理的计划、组织、控制、激励和领导的五大职能与信息的关系 信息系统的定义:广义的信息系统、计算机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学科和管理理论、系统科学方法论和信息技术的关系;信息系统与企业管理系统的关系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数据的采集和输入、数据的传输、信息的存储、信息的加工、信息的维护、信息的使用 信息系统分类: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主观支持系统各自特征;MRP、MRPII、ERP、SCM、CRM等信息系统的作用 基于信息系统地位的企业类型划分;信息系统对企业的影响 二、第3章信息系统建设概论 1、需要了解的内容:3.6 诺兰模型;四种系统开发方式的特点;信息系统开发项目管理的主要内容;CASE工具的概念 2、需要掌握的内容:3.1、3.2、3.3、3.4、3.5 信息系统建设的复杂性表现在哪里?(信息系统与一般技术工程的区别) 系统模型的作用和特征、信息系统模型的作用、统一建模语言UML的基本内容 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任务(本章重点) 开发过程的瀑布方法、原型方法、迭代方法、螺旋方法等基本特点(本章重点);敏捷过程的主要思想 结构化方法和面向对象方法的主要特点、比较(本章重点) 三、第4章系统规划 1、需要了解的内容:4.1.2、4.1.3、4.2 系统规划的特点;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内容;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 2、需要掌握的内容:4.1.1、4.3、4.4 系统规划的重要性;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本章重点) IT治理的概念和意义;企业IT治理的构成要素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的一般步骤 可行性的含义;可行性分析的三个方面;可行性研究的成果(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内容) 四、第5章系统分析概述 1、需要了解的内容:5.2.2、5.2.3、5.3 需求分析的方法、系统说明书的作用 2、需要掌握的内容:5.1、5.2.1 系统分析的任务、系统分析师的作用和应有素质 系统分析的基本过程;系统调查方法 五、第6章流程建模 1、需要了解的内容:6.2.4、6.2.5 数据字典的作用,各条目的编制方法;新系统模型的提出,能够利用信息系统对原有流程实施改进; 2、需要掌握的内容:6.1、6.2.1、6.2.2、6.2.3、6.3.1、6.3.2、6.3.3 业务流程的分析内容;业务流程图的绘制方法(本章重点);业务流程优化的方法BPR及BPM的各自特点 数据流分析的内容;数据流图的基本思想;符号含义;绘图的注意事项,应保证语法的正确性;要求能够按照需求描述正确绘制数据流图(本章重点) 表达处理逻辑和复杂业务规则的结构化语言、判定树、判定表,各自的适用场合;能够根据描述绘制简单的判定树和判定表;了解判定表的化简的作用,但不需要掌握具体化简过程 六、第7章用例建模 1、需要了解的内容:7.3 用例之间的包含关系、扩展关系和泛化关系 2、需要掌握的内容:7.1、7.2 理解用例的含义;掌握参与者的泛化关系;掌握用例图的正确绘制方法(本章重点);掌握用例规格说明的书写方法(本章重点) 七、第8章领域对象建模 1、需要了解的内容:8.1.1、8.1.2、8.1.4、8.7 面向对象方法的历史和优势;状态图的作用 2、需要掌握的内容:8.2、8.3、8.4、8.5、8.6 掌握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编程的基本思想;掌握对象、类、封装/信息隐藏、消息、继承、多态、关系等概念; 理解识别领域对象的主要策略;掌握类图的正确绘制方法(本章重点);掌握对象关联的含义和绘制方法;理解整体-部分关系;掌握泛化关系的正确定义和绘制方法。 八、第9章系统设计概述 1、需要了解的内容:9.1.2、9.1.3、9.3 系统结构设计的要点、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的关系 2、需要掌握的内容: 系统设计的目标;总体设计和详细设计的内容 九、第10章系统总体设计 10.3.6、10.3.8、10.3.9不用掌握 1、需要了解的内容:10.1.3、10.2、10.3.7、10.4.2、10.4.4、10.5、10.7 了解软件框架的概念;包、子系统、构件等结构元素及关系; SOA的概念;SOA解决方案 2、需要掌握的内容:10.1.1、10.1.2、10.3.1-10.3.5、10.4.1、10.4.3、10.6 软件架构和软件结构(本章重点);架构模式及其用处;分层架构模式的基本思想和意义(本章重点);表现层/业务逻辑层/数据访问层各层关系;MVC的基本内容; 结构化系统设计的主要思想(模块化、自顶向下逐层分解);模块的含义、四种属性;模块结构图的绘制方法;耦合和内聚的概念(本章重点),为什么要强调低耦合和高内聚的设计原则?耦合度和内聚度如何度量? 掌握边界类、控制类、实体类的各自职责(本章重点),理解借书案例的设计;掌握顺序图的绘制方法和作用,消息的含义,顺序图和类图的关系 抽象、复用、松耦合、单一职责、开放-封闭等设计原则的基本思想和意义 十、第11章系统详细设计 1、需要了解的内容: 详细设计的内容 2、需要掌握的内容: 输出设计:掌握输出设计的内容; 输入设计:掌握输入设计的内容、原则;了解输入数据校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常用的自动识别输入技术 人机对话设计:什么是人机对话设计?了解人机对话的设计原则和主要方式;掌握图形用户界面常用元素(文本框、单选钮、列表框等)的作用,掌握图形界面设计的原则; 计算机处理过程的设计:掌握顺序图、程序流程图、盒图或PDL描述程序的详细执行流程; 数据库设计:掌握根据领域类图或ER模型设计数据库表结构;掌握数据库设计第1范式、第2范式、第3范式。 代码设计:掌握代码的作用;了解层次码、特征组合码等主要代码种类;了解数字码、字母码和数字字母混合码的各自优缺点;了解自检码的作用和产生方法;掌握代码设计的原则。 十一、第14章信息系统工程新进展 了解云计算的定义、基本特征;掌握云计算的几种交付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