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81803地质工程考研大纲

694次浏览 | 2022-01-07 18:39 发布
来源:http://yz.kaoyan.com/cug/dagang/53db276b9c50a.html

原标题: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81803地质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网快讯,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质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工程力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理论力学约50%  材料力学约50%  (二)题型比例  填空题与选择题约30%  计算题约70%  二、其他  理论力学  一、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考试内容  力、平衡、刚体的概念,静力学基本公理,约束的概念,工程中常见的约束,受力分析。  考试要求  1.理解平衡和刚体的概念平衡是物体机械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刚体是一种理想化的力学模型。  2.理解静力学的五个基本公理,以及两个推论,会灵活运用有关公理(推论)理解、分析有关约束和受力问题。  3.了解工程中常见的约束,掌握对各种约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  4.理解二力构件的定义,以及二力构件在受力分析中的运用。  5.了解工程实际中力学模型的简化,约束的简化,载荷的简化。  6.掌握受力分析,以及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简单基本力系  考试内容  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合力投影定理,力的多边形,平衡汇交力系的合成,平衡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力对点的矩,合力矩定理,力矩的性质,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平面力偶等效定理,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  考试要求  1.理解力在坐标轴上投影的概念。理解力的投影与分力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理解矢量在坐标轴上的投影计算。  2.理解合力投影定理和力的多边形,掌握解析法和几何法求解平衡汇交力系的合成。  3.理解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物理意义和几何意义,理解平衡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会运用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方程。  4.掌握运用解析法和几何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  5.掌握力对点的矩的计算,理解合力矩定理,会运用合力矩定理计算力对点的矩。  6.理解力矩的性质,会运用力矩的性质分析力矩的计算问题。  7.理解力偶的概念及其性质,运用力偶的性质理解平面力偶等效定理。  8.掌握平面力偶系的合成,理解平面力偶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9.掌握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平面力偶系的平衡问题。  三、平面任意力系  考试内容  力线平移定理,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的简化,主矢与主矩的概念,平面任意力系的合成结果,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平面简单桁架结构  考试要求  1.理解力线平移定理,并会灵活运用。  2.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的简化,理解主矢与主矩的概念,掌握主矢与主矩的计算。  3.理解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的简化的最终结果。  4.理解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会灵活建立平衡方程。  5.掌握运用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平衡问题。  6.掌握并能灵活求解物系的平衡问题。  7.理解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建立,并会运用。  8.掌握并灵活运用截面法和节点法计算平面简单桁架结构的内力。  四、空间力系  考试内容  空间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空间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的定义和计算,空间力偶的定义,力偶矩的性质及其等效定理,空间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空间力系的简化与合成,力螺旋的概念,空间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物体重心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空间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及其计算。  2.掌握并会计算空间汇交力系的合成,理解空间汇交力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及其平衡方程。  3.掌握空间力对点之矩和力对轴之矩的定义和计算,理解空间力对点之矩与对轴之矩之间的关系,理解并掌握合力矩定理。  4.理解空间力偶的定义,及力偶矩的性质和力偶矩等效定理,掌握空间力偶矩的合成计算。  5.理解空间力偶系平衡的充分与必要条件,掌握空间力偶系的平衡方程。  6.掌握空间力系向一点的简化计算,及其结果分析。了解力螺旋的概念,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7.理解空间力系平衡的充分和必要条件,掌握空间力系的平衡方程,并能灵活运用。  8.掌握物体重心的概念及其计算。  五、摩擦  考试内容  摩擦现象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静滑动摩擦与动滑动摩擦,库伦摩擦定律,全反力、摩擦角和自锁现象,考虑摩擦时物体和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滚动摩阻的概念。  考试要求  1.正确理解摩擦现象及其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2.理解滑动摩擦力的基本性质,理解库伦摩擦定律。  3.理解全反力和摩擦角的定义,理解自锁现象,掌握自锁条件。  4.能够应用摩擦角度概念和自锁条件,熟练运用几何法求解有摩擦的平衡问题,分析待求未知量的平衡范围。  5.熟练掌握使用解析法求解有摩擦的平衡问题。  6.了解滚动摩阻的概念,能分析一些简单的工程现象。  六、点的运动学  考试内容  描述点的运动的三种基本方法:矢径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点的运动方程,点的运动速度、加速度的计算。  考试要求  1.理解运动的相对性,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选定一个参考坐标系(参考物体)。  2.掌握研究描述点的运动的三种基本方法:矢径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  3.会建立点的运动方程,并能够利用运动方程计算动点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  4.理解自然坐标系的建立,掌握自然坐标系下,动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表示法及其计算方法。  5.熟练应用速度、加速度的计算公式分析工程实际中常见的点的运动学问题。  七、刚体的基本运动  考试内容  刚体的平动,刚体的定轴转动,基本运动刚体内各点的速度和加速度计算,定轴轮系的传动比,速度、加速度的矢积表示。  考试要求  1.理解刚体平动和定轴转动的概念,掌握运动特征,要求能熟练判断刚体做平动和定轴转动的情况。  2.理解刚体的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并与点的速度和加速度定义进行区别和联系。  3.熟练掌握计算定轴转动刚体的角速度、角加速度以及刚体内任意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4.掌握定轴轮系传动问题的分析方法。  5.掌握速度、加速度的矢积表示法。

责任编辑:张大海 UN91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新疆教育网系信息发布平台,新疆教育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