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后选学校和选专业,总会有人纠结,“怎么办,我喜欢这个学校,可是却没有我喜欢的专业”,或者“我想上这个专业,可是却没有适合的学校”。
学校与专业存在矛盾时,填报志愿就会变得尤为复杂。怎样填报志愿,才能鱼与熊掌兼得呢?
选择合适的专业
考生应尽早对自身情况有所了解,能够明确自己未来想从事的职业类型,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想好自己会在哪一行业发展。
01
选择专业时要结合自己的性格
读到了自己喜欢的专业,不但对大学学习有利,更有利于毕业后的职业发展规划。
比如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学生,适合报考金融、外语、法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
动手能力强的学生,适合报考软件工程、计算机、机械、自动化、电信等专业。
02
结合自己的单科成绩来考虑专业
如果盲目跟风填报了所谓的“热门”专业,进校后因某门单科成绩不好而影响学习,甚至因挂科而不能按时毕业就得不偿失了。
比如英语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海关管理、旅游管理、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专业;
数学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经济学、金融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会计学、工商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物理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通信工程、土木工程、建筑学、机械工程及其自动化和航空航天类专业;
生物、化学成绩不好的考生,不应填报材料科学与工程、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物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农学、临床医学、制药工程、纺织工程、石油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
找到与合适专业对应的大学
选好了想学(感兴趣)且能学(相关成绩较好)的专业,接下来就是用选好的专业来找对应的大学。
对应的大学,一是指自己的高考分数能填报的高校;二是指能填报的高校里不但有自己想学的专业,而且该专业为学校的优势专业。
那么,哪些专业属于优势专业呢?
不同批次院校专业的选择,可参照以下方法进行。
01 第一批本科院校专业选择
第一,国家重点学科涵盖下的专业。
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家在高等院校中择优确定并安排重点建设的学科。它们代表了一所学校一个地区学科建设的最高水平。
第二,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里的专业。
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是教育部为了保护和加强基础学科、培养基础学科科研和教学人才,而在全国高校中挑选并重点建设的专业点。
第三,设有硕士点和博士点的专业。
02 第二批本科院校专业选择
虽然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在二本院校里凤毛麟角,但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硕士点还是有得选的。
再就是可以选择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是国家优先发展的专业。
教育部在2007年至2011年先后公布了7批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名单,几乎所有的高校都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
另外,考生可以选择特殊院校里的品牌专业,比如湖南工业大学的包装工程、北京物资学院的物流管理等。
这些院校的品牌专业在相关领域里名列前茅,其实力甚至超过一本院校。